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廉政文化 > 文学作品
我的“三国”之旅
来源:   作者:晓 望   时间:2017-08-16   点击率:

自小读“三国”,听“三国”,看“三国”……不知觉间,“三国”人物和故事就被那时间厚重的轮子,深深地碾压进心底了:勇猛异常的张翼德、老实愚钝的鲁子敬、忠义之关云长、乱世奸雄曹孟德、儒雅将军陆伯言、智慧多谋之诸葛孔明……等等等等。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,及其所演绎的精彩故事,几乎可信手拈来,容易得很。岂知,这一切全拜罗贯中文学名著《三国演义》所赐,文艺之力量,由此可管窥。然,真实的史实又当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欲览真实“三国”,如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言“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”,传说、演义、戏言、野史等材料是靠不住的。仅赖晋人陈寿撰、南朝刘宋人裴松之注《三国志》仍远远不够。可靠史料的收集,研判,1700余年前的政治、文化、风俗、思想、科技、地理……等等等等,都得了解。亦离不开用"历史意见”、”时代意见”和”个人意见”去看待、揣度和品评……凡此种种,昭示了我“三国”之旅的艰难和曲折,挑战和刺激,怡悦和满足!

魏、蜀、吴三国时期历时仅90年,即公元190年至公元280年,极其短暂。三个国家存活时间也不长,吴59年,魏45年,蜀43年。这一历史时期虽十分短暂,且迄今逾1700年,却是最广为人知、津津乐道和不会停息的。其间之缘由,应该有二:一是历代评书和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的普及。二是“三国”时代的风云变幻、跌宕起伏、潮涨潮落创造了诸多杰出人物,其在与历史激流的搏击中焕发出的修齐治平光辉,同儒家精神一脉相承。更为可贵的是,在陈寿的记叙中他们光辉与缺陷并存,不以神的姿态飘,而以人的步伐走。由此,赵云忠勇无比,也直谅不阿,关羽忠义千秋,也刚愎自用,司马懿隐忍多谋,也老奸巨滑,曹操性情率真,也凶残武断……更何况,那是一个英才辈出,群星闪烁,辉耀天地的时代,诸葛亮、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鲁肃、陆逊、周瑜、司马懿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黄忠、马超、吕蒙、黄盖、程普、韩当、周泰、吕布、袁绍、孙策、郭嘉、荀彧、程昱、华佗、张仲景、钟繇、曹植、阮籍、嵇康、马钧……或披坚执锐,或智谋冠绝,或文治武功,或技艺超群,或襟怀高旷,等等等等,无不令人倾羡或敬仰。

“三国”,可谓风起云涌,魅力无极,撩人凿通之。但,我的“三国"之旅仍存在太多障碍。诸如资料匮乏,蓄备不足,认识肤浅,等等等等。稍有懈怠,将同那摸象之盲人,观天之井蛙又有何异?况此旅非彼旅,时空横隔1700余年,可供凭藉的古籍,文物,遗址等大多消弭于滔滔岁月长河。然,“三国”别样之景致总荡漾于心田脑际,久久挥之不去。末了,还是粉碎了心间那些顾虑和忌畏。

旅行分三步推进,即收集资料、掌握史实和还原再现。

先说收集资料。手里仅一套63卷本的“二十四史”(中华书局,2000年1月),又跑遍全城书店,所获寥寥。最后开出书目,请书店帮助订购,迁延月余,亦不能齐全。好在这些资料非正史,仅供参照,佐证和补充。帮助订购的书店服务员是一20来岁的姑娘,因我常来买书,且所购非流行和时尚,鲜为其知。故,谬以我为某校教师。因其为我订购书而不能全,遂满怀歉意,如是解释之:“老师,你要的那些书现在都没市场了,出版社也不出版。我们费了很大劲,好不容易才弄到这些!”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整理、归类、研判、找寻内在关联等等,不计寒暑,夜以继日,倒是有了些头绪和眉目。一番折腾,方知治学之艰难挫折与科学严谨,保护与传承文化之深重。明于此,陡感身心之轻松和澄明,即纵使旅行不能成功,亦不枉此举。

次为掌握史实。此为身心饱经煎熬和砥砺的历经,长夜漫漫,青灯相伴,左手执书,右拳握笔。犹僧之坐枯禅,心无杂念,神越千年烟云,秃笔耕耘勤奋……不知春夏,无论秋冬。始读《三国志》,逐字、逐句、逐段、逐章地推进,稍后,方觉古文意蕴之绵长深远,字里行间潜藏着道不尽的真意妙趣和曲笔智慧。仅凭目力辛劳,亦恐难得个中真味之十之其一。于是乎,不计方法之愚笨,乃口诵笔译,艰难而行,颇有收获。然,此旅之难不在“古文今译”的浩繁耗时。按我愚见当为领悟曲笔委婉的史家真意,及对零星破碎史实片断的拼接,以之复原一段历史演进之真实,一览我中华文化与智慧之传承、碰撞、交融、重铸、光大……这,何其的艰难!由是感慨,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被史家列为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“前四史”,不仅皆为良史巨著,亦是成就直抵峰巅的文学巨卷,此语当属不虚!

后为还原再现。此举更属不易,何言?如前所及,史家为史,囿于时代和生存生态,或曲笔连连,心之顾忌,多付诸于暗示和隐喻。这为后世的窥览,制造了麻烦。不过,就算平实记叙,1700余载时光之流泄,埋葬的过往,又岂非史家区区笔墨能全然道尽?说清?更何况我的行进凭藉了了。但又想到,学科间的相互交通,互为呼应,彼此促成,况且我们的传统历来是文学、史学、哲学不分家。这当为“通幽”之“曲径”。为此,口诵笔译之余,多用功于文学史、思想史、哲学史、风俗史、民族史等,兼及当时之宗教、政治、地质、气候、科技等等。然,这一切才将开始。自度之,假以时日,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“三国”将会于我心底渐次清晰起来。

目前,我的行进仍处于研读正史《三国志》及其相关史料阶段。边读边思,自有诸多问题浮上心头,盘旋萦绕,不能除却。如曹孟德实乃真性情,为何却以奸雄(贼)形象流布后世千年?“一身都是胆”的赵子龙,“劳绩既著”、“功效可书”,缘何人生际遇难竟人意?诸葛孔明隐居草庐,结交荆州,应早知寄身刘景升檐下之刘玄德非池中之物,乃“明主”耳,却不往投。他在等什么?看什么?许攸、杨修、荀彧之死,到底触及了怎样的“高压线”?魏、蜀、吴三国,论综合实力,魏最强,存活时间却远不及实力较弱的吴国……这一切,又都蕴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?窃以为,逐一破解之,对传承中华智慧、启迪灵魂意义之重大和深远不用赘言。于我,当是一笔人生旅途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!(义龙新区纪委  晓 望)

上一篇:莽莽青山空谷声
下一篇:天凉好读书